作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核心力量,张江汇聚了丰富的创新策源力量、优秀人才和产业资源。如今,张江正通过营造一流的创新生态,打造国际化的产业创新集群,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
5月24日,由西门子医疗联合张江集团举办的首届“医疗科技创新先锋论坛”在浦东举行。来自全国知名高校、三甲医院、投资机构、初创企业和产业端的嘉宾汇聚一堂,共寻医疗创新“先锋者”,共话医疗科技“风向标”。
记者从会上获悉,张江集团的资源配套优势与西门子医疗的行业网络优势相结合,通过此次论坛,各方将携手加速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为张江创新生态建设注入新的动能,推进医疗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而张江也即将推出新的孵化空间,加大投融资整合,加速推动医疗前瞻技术的临床转化与商业化落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汇聚全球“先锋”力量
共破医工转化难题
在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医工融合”“医工转化”已经成为医疗行业的“热词”,通过临床医生的参与,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得以让创新“更有价值”,惠及“更多患者”。然而,目前医工融合仍面临一定的问题和挑战,各方之间的交流合作与成果转化仍然存在一些难点和资源信息盲区。
本次论坛是西门子医疗与张江集团发挥各自的产业和资源优势,携手“政、产、学、研、医、投”多方力量,共同构建的创新转化平台,以期打通研发、孵化、转化、投融资服务等关键环节。
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吴强表示,当前生物医药领域的研发创新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周期大幅缩短,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在这一背景下,上海张江集团与西门子医疗联合发起首届医疗科技创新先锋论坛,汇聚产业、临床、科研、学术等跨学科的多领域力量,将加速推动前沿性技术的临床转化与商业化的落地,携手实现更多的创想,探索更远的医疗科技未来。”
活动现场,嘉宾围绕中国临床创新需求、高校在医工转化中的定位、科研成果转化中的政策要点、创投助力医学创新等角度分享了当前医疗科技创新现状及医工转化的重要性。在圆桌讨论和医工结合研讨会上,来自医院、高校、政策、资本、产业的十余位嘉宾则分享医工结合的实践经验,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从实验室走向临床走向产品,中间有一个死亡谷,在某些技术领域,并不是说实验室做出来了临床就会用,临床用了以后,这个产业就能够得到发展。这是一个新的转化模式,这三者之间是一个紧密的结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创始院长杨广中表示,非常高兴能在张江看到具有前瞻性的布局,把临床基础研究和产业平台结合起来。
截至目前,西门子医疗在中国已拥有四大研发生产基地、两大创新中心,已与中国头部科研院校和机构、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等各方展开深入合作,持续推动医工转化,仅在2022年就共同发起超300个合作项目。
与超过150家生态伙伴建立合作关系
打造国际化产业创新集群
大会期间,聚焦医学影像、体外诊断、介入治疗、癌症诊疗四大医疗器械领域,26家国内外初创企业现场展示了最新的研发成果等。其中,不少就是来自于西门子医疗携手张江集团共同打造的西门子医疗上海创新中心。
“通过西门子医疗上海创新中心的技术平台和研发支持,经过一年多的合作,我们建立起完整的本土供应链体系。今年4月,我们的产品顺利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医疗器械注册证。借助本次论坛,我们希望加强与科技创新链各方的紧密联系,为创新成果转化再提速。”奥瑞得医疗联合创始人兼副总经理叶立表示。
作为西门子医疗全球四大创新中心之一,2021年9月启用的西门子医疗上海创新中心也是浦东新区首批认定的20家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之一。记者从会上获悉,启用仅一年多的西门子医疗上海创新中心已与超过150家生态伙伴建立合作关系,累计赋能企业40余家,并有超过30个合作项目正在进行中。
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总裁王皓表示:“随着‘国智创新’战略布局的持续深化,西门子医疗将携手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联合张江集团的优质资源,不断促进国内外医疗科技产业创新资源的集聚,加速技术转化和产业化的进程,推动提高医工转化效率,助力‘健康中国2030’。”
促进国际优质创新项目加速落地中国的同时,也通过自有和外部合作平台,推动国内优质创新项目“出海”,从而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这样的开放式创新在张江已经形成集聚态势。
张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涛透露,在与跨国企业合作赋能中小微创新企业过程中,集团将进一步加大流量导入,在全球范围内“引才引智”,并进一步放大服务企业的功能,包括天使投资基金投入、人才政策服务叠加等。“我们今年还将建设10万平方米的孵化空间,在张江实现国际国内双向创新,汇聚全球优质创新资源。”
杨珍莹